巨菌草种植后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
1. 灌溉与排水
巨菌草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,特别是在生长初期和干旱季节。在种植后的初期,要保持土壤湿润,但避免积水,以免造成烂根。
例如,在炎热的夏季,如果连续多天没有降雨,应每隔 2 - 3 天灌溉一次。
雨季要注意及时排水,防止田间积水导致根部腐烂。
2. 施肥
巨菌草生长迅速,对肥料需求较大。种植后应适时施肥,以氮肥为主,配合磷、钾肥。
例如,在植株长到 30 - 50 厘米高时,可每亩施尿素 10 - 15 公斤。
每次收割后,也要及时追肥,促进新苗生长。
3. 中耕除草
及时中耕可以疏松土壤,增加土壤透气性,促进根系生长。
除草要做到“除早、除小、除了”,防止杂草与巨菌草争夺养分和水分。
可以人工除草,也可使用适量的除草剂,但要注意选择对巨菌草无害的品种,并严格按照说明使用。
4. 病虫害防治
定期巡查,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。常见的病虫害有叶斑病、蚜虫等。
对于叶斑病,可以使用百菌清等杀菌剂进行喷雾防治。
蚜虫可用吡虫啉等杀虫剂防治。
5. 越冬管理
在寒冷地区,冬季要采取适当的保暖措施,如覆盖稻草、薄膜等,防止植株受冻。
6. 收割管理
当巨菌草长到 1.5 - 2 米高时,即可进行 次收割。
以后每隔 30 - 40 天收割一次,留茬高度 5 - 10 厘米。
收割时要注意避免损伤植株基部。
总之,巨菌草种植后的管理工作需要精心细致,只有做好各个环节的管理,才能保证巨菌草的高产和优质。